拍摄揭秘:实物、道具与特效的完美结合《狼图腾》中,各种动物的表演看似一气呵成,其实有大量镜头是道具拍摄,然后再用电脑特效把道具和真实镜头结合起来。 狼王之脸,光粘毛发就要一个星期对于全程负责影片特效制作的肖进特效工作室来说,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道具制作:30人左右的特效团队,整整耗费了8个月时间,先后制作了30多只狼、40多只黄羊,还有十多匹马——规模如此之大,在中国电影史上还没有先例。 据肖进透露,这些道具全部按照1:1的比例制作,材料全部从国外进口而来,连皮毛的颜色、软硬度,包括重量都和实物是一模一样的。 不仅如此,这些道具还要有各种不同的造型,比如做黄羊的时候,得有吃草的、休息的、转头的、张望的、奔跑的……湖里那些冰冻的马,有张牙咧嘴的、有眼神恐惧的、有奋力挣扎的……拍摄时,导演阿诺先把这些道具马放入湖中,然后浇水淋湿,晚上冷风一吹就冻住了,看上去跟真的一模一样。 而制作道具的过程中,最费力的是毛发,尤其是狼脸,毛发长而浓密,极费人力。比如最后被人类追杀的狼王,在跑了几十公里后和冯绍峰对视,然后静静倒下,那场戏就是用道具拍摄的。狼王那张霸气外露的脸,即便是最熟练的能手,也要用带静电的机器,一根一根往上粘毛发,过程长达整整一周。 拍摄真假虚实结合,合二为一肖进解释称,《狼图腾》中的特效主要用到了两种技术:电脑特效和动物仿真技术。 动物仿真技术又分两部分,一个是道具拍摄,一个是实景拍摄;这两个拍摄完成以后,再用电脑技术合二为一,就有了以假乱真的画面。 举个简单的例子,黄羊现在是珍惜动物,几乎绝迹。影片拍摄的时候,导演阿诺让摄影师白龙去外蒙的草原,抓拍了一些黄羊吃草或奔跑的真实画面。同时,剧组这边也用道具拍摄同样的内容:由于是道具,你想让它在哪儿吃草就在哪儿吃草、想让它往哪个方向跑就往哪个方向跑;然后后期合成时,用真黄羊的动作或表情把假黄羊替换掉就行。与此相同,拍狼和马的镜头时,也是如法炮制。 电脑特效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复制”。比如狼马大战后湖中冰冻的马群,道具其实只做了十几匹,拍摄完毕之后,直接用电脑特效“复制”一下,立马变成了数百甚至上千匹,放到景别较远的地方,观众根本看不出来真假。“所以说,电脑特效也需要基础,你不能给他一张白纸让他随便画;你得给他一个素材,在这个基础上去做。”肖进表示。 经典的狼马大战,拍摄时用绳子将狼马隔开大家一定对《狼图腾》中惊险刺激的狼马大战印象深刻。阿诺导演说,这场戏准备了6个月,拍摄了6周,最后呈现在银幕上只有6分钟。 而最让观众感到好奇的是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做到的:拍摄时使用的是真实的马和狼吗?狼群和马群一起奔跑时,不会发生踩踏吗?原来,影片拍摄的时候,狼群和马群中间隔有蓝色的绳子,用制片人王为民的话说就是“狼走狼道,马走马道”,然后在后期制作时用特效把绳子抹掉,观众看到的画面就是狼和马跑一块儿去了。 狼马大战这场戏,全剧组动用了近200匹马,观众从画面上看到的全景的马,都是真马。谈到这一点,王为民的语气中又充满了神秘色彩,他说马是通人性的动物,它们绝不会踩到或者撞到人:“而且当时马群中根本就没有人,我们的职业马兽队队员穿着蓝色的衣服,围在马的四周。记住,马不会踩人,真要有人跌到马蹄下了,它会跃过你,不踩你。” 另外,拍“马踢狼”的时候,马是真马,狼是道具;拍“狼咬马”的时候,马是假马,狼是真狼。“肖进做的这个马屁股,跟真的一样。我们把马屁股搁在车上,马尾巴上抹上狼喜欢的味道,它们就会跳起来追着咬。”王为民笑言。 后期视效:利用电脑技术“偷天换日”影片拍摄时间长,后期制作的时间更长。据视效总监郭建全透露,《狼图腾》的后期制作一共动用了6家顶级视效公司,其中好几家公司都是直接从好莱坞带着团队过来的。 影片后期视效的精致和用心,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动物的表情。比如暴风雪中的人狼大战以及狼马大战,拍摄时狼群还以为人在跟它们玩儿呢,根本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而最终呈现在银幕上的狼群却青面獠牙,凶神恶煞——这全是后期电脑特效的功劳。另外,人类火烧狼群的画面,拍摄时根本不可能在草原上放火,只是拍了狼来回奔跑的画面,然后在后期制作时才用电脑特效让狼“着火”,并让它们的表情看起来痛苦至极。 除了这些需要大动手脚的桥段,影片中还有无数细小的地方需要特效人员整天趴在电脑上修改,比如阳光强烈的时候天空过亮,就需要把它调,夜戏时光线过暗,又需要把它调亮。就连狼群马群呼啸而过时地上的草色、坑洼溅起的水花,都需要进行后期处理。 (责任编辑:天明环保) |